位置:芙蓉财经网 >> 经济数据

p2p投资需求(p2p投资项目)

日期:2023年07月09日 16:55 浏览量:1

P2P这个词近几年似乎频频出现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从最初行业兴起时的跟风投资,获得收益后的皆大欢喜,广而告之,再到今年7月近200家平台集中 “爆雷”、跑路、经侦介入,一大批“金融难民”和起诉维权群诞生。

短短几年,P2P即由盛而衰,甚至人人喊打,号称可以填补金融市场的“空白”、让借钱变得更准确更便利的P2P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来扒一扒它的底。

资金池模式隐患重重

P2P原意为点对点、或个人对个人,现指依托于互联网为载体实现金融借贷资源匹配的平台。本质上这是一种古老的行业,直白些来讲就是把过去撮合交易居间人的角色以现代互联网的形式而存在;做这种业务的公司就叫做P2P。

以贷款业务来说,通常是由借款人在P2P平台发起借款需求,由平台筛选投资人进行匹配,签订相关的合同后由投资人直接或委托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把这笔款项发放给借款人,同时平台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全程不能直接“碰钱”。这即是P2P一笔常规的业务。

最初一些P2P平台确实是以纯中介的性质提供资金匹配的服务,但由于监管空白,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纯中介业务很难维持平台正常运营,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但如果钱不在自己手里必然没有主动权,就更没有办法灵活的调整市场行情与投资人需求之间的平衡,因此脱离平台性质的资金池模式出现了。

资金池,顾名思义就像蓄水池一样用来管理资金的流入流出,资金池本不存在利弊之说,商业银行多是有资金池的,但是银行能运营好的条件在于本身法律允许,同时有合理有效的监管,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管理,还有储蓄人的信任(一般不会集中挤兑)。

而P2P平台的实际情况显然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一旦有点风吹草动,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要求兑付。所以资金池模式从一开始就是隐藏的雷区。而资金缺乏监管的大多数P2P平台,也开始上演一套标准化的“影子银行”操作流程。

所谓“影子银行”,简单来讲就是不是银行却实际做着银行业务的公司和机构。先私自发行所谓的理财产品,并承诺年回报率从投资者手中接过钱来,之后再根据平台的自身条件和市场行情推出一些贷款种类,完完全全做着跟银行一样的揽储和放贷业务。

而发布理财产品更是陷阱遍地、套路满满。一些公司为了给自己的平台增信,获取投资人的信任,通过各路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找名人站台,挂靠知名企业、买一些荣誉证书把平台自身包装成实力雄厚的大财团。他们告诉投资人自己的平台是永不沉没的“船”,是有参与投资重点项目建设、信托、基金、房地产、保险等大买卖家底厚实的企业兜底的,是赔的起的。

而钱到了平台口袋里,怎么投就是平台看着办。投资人根本无法得知被投资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甚至还有的公司为了达到敛财的目的虚构出了天方夜谭的“巴铁”项目。种种假象的背后都透露出P2P的水很浑。

真假虚实的债权转让

P2P行业中债权转让是主要的退出模式,在与借款人签订的手续中会有一份债权转让协议,内容大意是借款人同意将所承担债务的债权转让予第三方,后续由平台在线上发布债权表,通过打包、分拆的方式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取得债权,P2P全身而退。这样既对投资人的资金去向有了明确的交代,又规避了政策上的风险。

这种退出模式的问题不仅仅是把借款人的逾期风险转嫁给了投资人,而是这些债权中我们不知道债权的金额究竟是多少?也不知道这些借款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因而虚构债权和重复转让的现象时常发生。

例如借款人的借款金额为100万,平台可以将之虚构为200万进行拆分,受让债权的投资人可以是1-2人,也可以是数十人,甚至同一个债权多次重复的转让,反正投资人之间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和交流的。更有甚者干脆直接给投资人一份借款合同虚构出一个债权来,反正也是先有债权再对接投资人的。就这一系列的“花式操作”,普通投资人是根本防范不了的。只能在获得债权后再找接盘侠退出。

总而言之,一旦出了事,债权是真实的——风险由债权人(投资人)承担;债权是虚构的——投资人更是要面临可能会血本无归的事实。针对这种模式监管层曾明确叫停过,但并没有完全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投资人的钱去哪儿了?

钱去哪的问题,首先肯定要说的是P2P的综合运营成本,全国性的P2P平台其结构庞大已经不是区区几个部门这么简单,大体上只是由理财端、贷款业务部、风险控制等部门组成,可这几个大部门又分设有繁多的组织架构。由于自身不具备从事银行业的资质和硬性条件,只能依靠于人工或者第三方机构合作来开展基础性工作。因此其在架构的组成上甚至是多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员工上万的平台并不在少数,如此大的规模其人工成本是可想而知的。

而P2P近几年的火热发展也造就了行业薪资水平的水涨船高,“知名”平台E租宝更是在2015年仅1个月就发出了8亿元的工资。

当然我们不说那些体量大的、个别的,我们就以千人规模月工资8000元算算,一个月的工资支出就是800万,算上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等,仅基本的运营成本就需要支出近千万元。这还不包括职场的租赁费,水、电、网等其他杂费。

除了基本支出外还有我们称之为“烧钱模式”的不可控成本,这些支出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知名度,业务营销,展示企业实力。其中有各种平台的广告费、名人代言费、慈善拍卖、公益捐助、客户答谢会等等。有时候一场拍卖下来,平台就要支出数百万元,这类支出是无法精确估算的。

“烧钱找死,不烧钱等死”这句话流行于行业间,有钱任性也成了坊间对P2P的调侃词。

这般巨额的综合成本显然是企业运营最承重的负担,靠平台网贷业务的收入能支撑吗?我们再来算一笔账,假定平台月成本1000万元,以民间借贷年红线利率24%来算,一个月就需要5亿元的放款额才能覆盖成本,如果算上10%的年化回报率给投资人就已经亏损了,所以在年化利率的同时会有一些所谓综合服务费大概1%,整体算下来年化36%才在盈利范围内,这还不能算上坏账率。

因此要保证盈利,要么砍给投资人的回报率(低于10%以下基本上失去竞争优势),要么砍运营成本(人员减少业务自然下降)。在两者都不能动的情况下就只有另辟蹊径了,于是私募基金、股票配资、房地产等其他行业都有P2P资金流入的现象。但收益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这些钱最终的盈亏怎么样?只有平台自己知道。

业外人认为的P2P是赚钱的,收益高的,而业内都在喊着P2P钱难赚,最后爆雷了,跑路了,钱去哪儿了?钱被“金融魔术家”们变少了。

信用环境乌烟瘴气

2016年8月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共同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被解读为P2P监管细则,其中对P2P平台业务范围划出了红线,要求资金由银行全程托管及设定借款额的上限,同时给出了18个月的过渡期。

这一管理细则的出台很明显的就是要让P2P全程不能碰“资金池”,明确其实质性信用中介的定位,也对网贷业务做出了限制,这对于以现有模式生存的平台无疑就是击中要害了。业内分析认为届时或将有90%的平台面临淘汰,一句话: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在过渡期内已陷入“资金池”漩涡中的平台纷纷开始另谋出路,有回收资金清退投资人本金的,也有要求投资人改签新的投资协议转型做其他业务的,还有置若罔闻继续我行我素的。大洗牌正式开始。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整改类网贷(P2P)平台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接受监管验收。2018年,监管部门将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贷领域清理整顿完成时间,再次延长至2019年6月。

而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本身江河日下的网贷环境更是雪上加霜,东家借米、西家借盐的情况一直是普遍现象,通过多平台累计的借款额远远超出还款能力,能借到钱的平台变少,逾期和坏账率也绝对不是平台公开披露的那么好看。有些无知的借款人还无耻地在网上互相打趣道: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纷纷盼着平台的倒闭,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债务跟平台可以一起“灰飞烟灭”。

自身妄作胡为、信用环境不好、成本过高都会是平台的“生死线”,而整改大限注定会使这波自然淘汰潮更加“汹涌澎湃”。

变异的维权之路

据媒体统计,仅2018年7月内地就有近200家平台出现问题,涉及金额数千亿。各种维权群、报警群活跃于网络中,投资人们自称“难民”,群则称之为“难民营”,笔者曾经以“难民”的身份进入过某平台的难民营统计过,这些人中以中老年人居多,有些是初次接触,有些是有过P2P投资经历的。他们进行投资的钱有个人的储蓄,有养老金,有借来的钱,还有亲人的死亡抚恤金。

他们当中大多都对P2P本身是没有概念的,是通过广告宣传和名人代言、荣誉证书等判断平台是否合法、正规。而在“爆雷”后的处理方式上却莫衷一是。前些年平台在出现问题后多数投资人都是选择报警通过走司法程序来追回本金,但平台越大涉及的人数越广,还存在跨区域的问题,办案难度之大光是从立案侦查到起诉环节没有一年半载基本是完不成,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投资人们一次次的奔波于经侦和检察院间喊冤诉苦,又一次次地失望而归。对于他们而言,等待的过程只有痛苦和无助,而最终返还的比例仅10%-30%。

于是近年来投资人们开始质疑媒体宣传和监管的缺失误导了他们,甚至于质疑侦办此类案件的执法公正性;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自救“经验”。有些人认为任何企业在经验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导致暂时性的经营困难,但这不一定是致命的,给予一定的时间可能就会度过难关恢复正常,一旦报警经侦介入,人抓了平台瘫痪了就只能拿到不足50%的本金,所以他们要自己救自己。而就在年初某平台实际控制人在已经投案自首并声明涉罪的情况下,仍有一些投资人跑到相关部门要求放人,既可悲又可笑的行为背后是投资人的无奈。

回顾P2P的发展过程,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本是金融服务业的平台会演变成像蝗灾一般吞噬了投资人的劳作,给整个金融行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现在身边的亲戚、朋友们说起投资理财都彷如惊弓之鸟,对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也要找个“明白人”帮忙甄别一下。

有人说这种倒闭潮的出现未免是坏事,其结果是为了行业更好的发展,既是变革牺牲不可避免。但如果牺牲的是普通投资人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卖命钱、救命钱,那这种变革的意义在哪里?

毫无疑问这波浪潮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老百姓的投资理财热情,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步的迈出,经济形势的转好、投资渠道的增多,新时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健全,相信到时候这股热情还会被重新引燃的。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推荐阅读

虚拟币交易平台app活动 正规的虚拟币交易平台有哪些?
虚拟快币充值平台官网入口,虚拟快币充值平台官网入口下载
虚拟币挖矿交易平台(虚拟货币挖矿是什么意思)
虚拟货币合约交易软件下载 巅峰极速合约150个合约币怎么获得
虚拟币平台诈骗案例 虚拟币平台诈骗案例分析
虚拟币平台哪个好用(虚拟币平台哪个好用点)
虚拟币钱包如何转到平台,虚拟币钱包如何转到平台里
虚拟币彩票app平台?虚拟币彩票app平台下载
那个虚拟币平台好 哪个虚拟币平台好
香港制作虚拟币交易平台(世界上第一批靠比特币发家致富的人的故事)
p2p投资需求(p2p投资项目)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标签: 平台 p2p 投资人

文章来源: alisa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4059363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资讯
衢州 期货大赛(期货大赛官网)
衢州 期货大赛(期货大赛官网) 2023-07-09

最初一些P2P平台确实是以纯中介的性质提供资金匹配的服务,但由于监管空白,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纯中介业务很难维...

成都社保查询(成都社保查询个人账户缴费利息)
成都社保查询(成都社保查询个人账户缴费利息) 2023-07-09

最初一些P2P平台确实是以纯中介的性质提供资金匹配的服务,但由于监管空白,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纯中介业务很难维...

香港炒黄金的平台(香港炒现货黄金哪个平台好)
香港炒黄金的平台(香港炒现货黄金哪个平台好) 2023-07-09

最初一些P2P平台确实是以纯中介的性质提供资金匹配的服务,但由于监管空白,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纯中介业务很难维...

黄金的工艺有哪些(黄金的工艺)
黄金的工艺有哪些(黄金的工艺) 2023-07-09

最初一些P2P平台确实是以纯中介的性质提供资金匹配的服务,但由于监管空白,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纯中介业务很难维...

途赞融资租赁(途虎融资租赁)
途赞融资租赁(途虎融资租赁) 2023-07-09

最初一些P2P平台确实是以纯中介的性质提供资金匹配的服务,但由于监管空白,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纯中介业务很难维...

如何购纸黄金(怎么买纸黄金)
如何购纸黄金(怎么买纸黄金) 2023-07-09

最初一些P2P平台确实是以纯中介的性质提供资金匹配的服务,但由于监管空白,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纯中介业务很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