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院士(武汉马丁院士)
日期:2023年06月16日 22:53 浏览量:5
楚天都市报11月27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童萱)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这是继2015年同济医院实现湖北省7年医科院士零的突破后的再次突破。由此,同济医院人才沃土上诞生了目前湖北省仅有的两位医科院士。
“问题发源于临床中病人的困苦,医学家不能仅仅凭靠热情和激情治病救人,中国医学家一定要坚持独立且深入的思考,去推动世界医学的发展。”这是马丁教授这位医学科学家最质朴的心愿和理想。他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机理及分子阻遏领域研究专家,而他却甘心当一个“手术匠”。
“一上手术台就是昏天黑地一整天,手机不接,饭也顾不上吃。”马丁教授私下里,最爱“手术匠”的封号。“手下的年轻医生需要我一个一个地带出来,偷不得懒。”科里统计显示,最多的时候,马丁教授一周做过27台手术。熟悉他的人知道,要找马丁教授,只能在快下班时间,去他办公室蹲守。
马丁出生于云南昆明的医学世家,父亲是原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名医,儿时慈父远近闻名的好口碑和言传身教激发了他们兄弟姐妹探索生命奥秘,6个孩子中3个都选择了学医。文革期间,因为无事可干,马丁读书之余就喜欢做木匠活,木质雕花清雅古朴,为此,他的左手虎口位置还留有刀疤,后来又做了一年汽车修理工,精雕细琢的手工活儿锻造了马丁沉静善思的特质,由此也让他理解了何为“创造”。高考刚恢复那年,马丁就以优异成绩如愿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子承父业、治病救人的初衷激励着他一生不断地学习。
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1990年马丁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肿瘤转移领域的博士后研究,研究主要方向仍然是宫颈癌、卵巢癌等肿瘤转移机制。国内业已养成的良好研究习惯使马丁迅速适应了国外的氛围,优越的科研条件也让他如虎添翼。旁人眼中枯燥和索然无味的实验室工作他做得兴趣盎然且乐此不疲,他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并于1995 年获聘西南医学中心副教授,成为当时留学生中的佼佼者。但身为一位医者,尽管客居异国,马丁仍不忘他出国的初心。“不在临床中应用的科研没有意义”,胸怀报国之志的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于不惑之年返回江城出任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一职,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数据显示,其死亡率逐渐上升为妇科肿瘤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5万人,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趋向于年轻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马丁提出精准筛查宫颈癌易感人群的概念。他带领团队努力工作,日日夜夜,孜孜以求。为捕捉中国人群的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基因,他联合浙江、上海、湖南等地数十家医疗机构收集样本,3年内检测16484个中国汉族样本,发现了中国人11个全新的宫颈癌遗传易感变异位点,同时又在全国收集宫颈癌家系进行检测分析,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证实了宫颈癌遗传易感性,阐明HPV感染只是宫颈癌发生的外因,真正发病取决于内在的遗传特征,也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013年8月,国际顶级专业期刊影响因子达35.8的《自然遗传学》发表了马丁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宫颈疾病系统研究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之后,在前期遗传易感研究的基础上,马丁教授带领团队继续深入研究,证实HPV感染宫颈上皮后与易感人群基因中的脆性位点结合,整合进入宫颈上皮细胞,形成持续感染,最终导致宫颈癌变。通过绘制HPV整合位点图,马丁团队确定了9个高频整合位点,其中3个整合位点是首次发现,并在2015年发表在第二篇《自然遗传学》。
目前,马丁教授和其团队在全国多个宫颈癌高发区建立研究基地,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验证和长期随访,促进宫颈癌早期预警、早期精准筛查和早期无创治疗的方案完善,这些工作对中国宫颈癌的风险预测和预防、筛查易感高危人群,个体化治疗、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宫颈癌防治策略、保护妇女生命健康这条路上,他们一步步走得稳定而坚毅。
妇产科医生每天面对的是柔弱的女性,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她们能否健康痊愈牵系着背后无数个家庭的幸福。担着这样的重托,马丁教授逼着自己走向那条漫长的临床科研探索之路。
十年不懈的探索,马丁教授的研究团队对卵巢癌进行了长期临床基础研究,初步发现了肿瘤原发与转移的机制,找到了癌变细胞许多特异的“靶点”。根据癌细胞特异“靶点”,马丁教授的团队筛选出一种“短肽”标记物,可以特异性标记体内微小转移病灶,尤其是在对肿瘤转移灶和炎性肿块的鉴别上,以及对脑转移灶的显像上,显示出常规PET/CT无法企及的优势。
更欣喜的是,马丁教授团队专为肿瘤微小转移灶而研发磨砺的宝剑——腺病毒-胸苷激酶基因ADV-TK制剂已进入临床Ⅲ期实验,结果表明药物能有效遏制肿瘤复发转移,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预后。一位卵巢癌肝转移患者,经ADV-TK 治疗后5年无复发转移。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
“医生绝不只是治疗一种疾病,每天我面对的是独一无二的人,一个个活生生、有情感、正为疾病所苦的人。这些心里所思,慢慢地成为我的信仰、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患者祝玲玲(化名)正是如花一般的年纪,但怀孕不久却发现患上了“宫颈鳞状细胞癌IBI期”,四处求医问药,得到的答案都是要做子宫全切除手术,这就意味着,她将不得不放弃腹中的胎儿并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权力。玲玲十分绝望,眼泪都流干了,她慕名找到马丁教授,马教授细心询问病情,耐心倾听祝玲玲的哭诉,详细查阅她的病历,确定要立即手术。但手术风险很大,传统的方法是子宫全切除,把子宫和胎儿一起拿掉,即使不做子宫全切除,稍有不慎,手术也可能伤及胎儿。面对病人如花的年纪和做母亲的渴望,马丁教授一边安慰病人,一边翻阅大量资料,组织手术组讨论病人的病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他强烈要求手术组的每一个同志,既要考虑为病人救命,还要为病人考虑未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保子宫保胎儿,为病人保留做母亲的权力,两者同样是医生的天职。
马丁教授的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手术组的每一个医生,在他的主持下,手术组征得病人同意后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孕期为病人进行新辅助化疗, 适时实行宫颈切除术,保证母女生命安全, 产后再根据严格的病理检查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或进一步手术,这样不仅尽最大可能保留病人的子宫和有效保护卵巢内分泌功能,而且能够根治癌症病灶,使病人有效康复。
2008年5月2日,手术七个月后,祝玲玲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儿。以后玲玲常来门诊看马教授,宝宝发育良好,她自己的宫颈癌也无异常。看着洋溢着幸福笑容的一家,马丁教授此前高度崩紧的神经才彻底放松下来,“手术的成功才是医生最大的收获”。
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也是对现有的教条和权威的挑战,创新所奉行的原则触摸到医学的根本“一切为患者着想”,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科学制订手术和治疗方案,使治疗效果达到了医患双方的最好预期。据此马丁的课题组提出宫颈癌新型防治策略,通过该治疗方案,患者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放射损伤,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若没有淋巴结转移,可以避免子宫卵巢切除,保留做母亲的权益。该治疗方案从2002年开始全国推广,在全国已有超过1万例宫颈癌患者接受先期化疗,其中1416例患者保留了卵巢,5年生存率观察评估显示,保留卵巢是安全的。
目前,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国际诊断治疗指南仍然将放疗作为金标准,严重不适合中国现状。宫颈癌真正的高发在亚洲,通过多个大样本人群分析,马丁教授团队发现当前我国宫颈癌发病特征与21世纪初的研究结果比较已发生变化:我国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农村与城市之间宫颈癌发病年龄及疾病转归的差异小;随着适龄妇女对宫颈相关疾病知识认知率上升,91.2%的患者临床诊断为早期宫颈癌,适合接受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中国专家提出的这种“新辅助治疗”完全改写了传统,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已列入国内外宫颈癌诊治指南和共识,包括中国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美洲国家癌症指南和欧洲三大肿瘤学会共同编写的妇科肿瘤诊断治疗共识。
从事肿瘤研究30年,马丁思考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最多的病例在哪,最好的医生就会在哪。”马丁教授认为,世界医学研究的中心必将移师中国。
从临床到科研,从科研再回到临床,马丁连续两届获得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研究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和《临床研究杂志》(J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为代表的SCI 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16 篇,总影响因子977.6 分,被《自然》(Nature)等国际期刊他引3059 次;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4 项;2015 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如今,他作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正率领着中国妇科医学领域的同仁们,去解决中国乃至世界妇科肿瘤防治的难题。
马丁院士简介
马丁教授是妇产科学界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和“973肿瘤侵袭转移”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20年。现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兼妇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肿瘤侵袭与转移重点实验室主任。
马丁教授30多年来坚持医疗一线工作,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妇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施行妇产科手术逾万台,精于妇科手术、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同时注重临床实践中重大难题的系统研究,在妇科恶性肿瘤防治和遏制肿瘤转移临床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1)合理应用先期化疗并通过改进手术方式缩减对女性生育器官功能的损伤,使保留妇科恶性肿瘤年轻患者生育功能成为可能;2) 发现中国人宫颈癌易感高危基因和HPV致癌病毒整合位点,建立宫颈癌预警模型和早期预治新策略,提高我国宫颈癌防治水平;3) 发现和确定肿瘤转移特异性靶向分子和靶向肽,并适时将创新成果临床转化应用,肿瘤转移靶向标记肽TMTP1已用于临床诊断, ADV-TK拮抗肿瘤转移制剂(国家I类新药)已进入临床III期试验。
目前负责主编我国妇科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主编国家医学生八年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和英文版《妇产科学》。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Nature Genetics、J Clin Invest、J Exp Med和J Nat Can Inst为代表的SCI杂志发表论文163余篇,总影响因子612.7分,总计被他人引用4262次,被Lancet等国际期刊他引2630次。带领同济医院妇产科两度获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获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获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个人获奖
2004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0年“吴阶平-保罗?杨森奖”
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
2016年武汉市卫计委、武汉晚报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荣誉称号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科技获奖
2002年 肿瘤转移分子机制及其靶向逆转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7年妇科肿瘤耐药机制研究及靶向逆转,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09年宫颈癌发病分子机制及靶向防治策略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10年 宫颈癌发病生物学特征及早期防治措施的建立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卵巢癌进展机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2年肿瘤转移的分子靶向治疗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肿瘤转移分子靶向治疗推广应用,湖北省成果推广一等奖
推荐阅读
- 上一篇:用友软件组织架构(用友管理层名单)
- 下一篇:赵老哥持股股票(赵老哥成名哪只股)
-
存定期哪个银行利息高(四大行存定期哪个银行利息高)
2023-06-16
杨森奖”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武汉...
-
炒股要了解的基本知识(股票基础知识)
2023-06-16
杨森奖”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武汉...
-
梅州有办平安信用卡那(梅州市梅县区有平安银行吗)
2023-06-16
杨森奖”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武汉...
-
洪榕券商服务股票(证券洪一)
2023-06-16
杨森奖”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武汉...
-
安庆个人社保扣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安庆社保缴纳标准)
2023-06-16
杨森奖”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武汉...
-
香港融资资本公司(香港融资公司名单)
2023-06-16
杨森奖”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武汉...